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,但很多人却容易感到疲乏、烦躁、胸闷、易怒,甚至出现皮肤干燥、失眠多梦、呼吸不畅等问题。这往往是因为肝火旺盛、肺气不宣、经络淤堵所致。

中医认为,春季对应肝脏,肝主疏泄,若肝气郁结,容易化火,导致情绪不稳、头痛目赤;而肺主宣发,若肺气不畅,则易出现咳嗽、气短、皮肤问题。因此,疏通肝经、宣发肺气是春季养生的关键。
今天推荐3个穴位——中渚穴、云门穴、肩井穴,每天刮一刮、按一按,帮助疏肝降火、宣发肺气、畅通气血,让身体轻松度过春天!
1. 中渚穴——疏肝降火,缓解烦躁
中渚穴属于三焦经,能疏通肝胆郁火,缓解春季常见的易怒、头痛、眼睛干涩等问题。对于长期用眼、熬夜导致的肝火旺,按揉此穴可帮助降火明目。
位置:手背第4、5掌骨之间,掌指关节后方凹陷处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操作方法:用拇指或刮痧板从手腕向指尖方向刮拭,每次3-5分钟,感觉微胀即可。
针刺:直刺或斜刺(向腕关节方向)0.3~0.5寸。
2. 云门穴——宣发肺气,改善胸闷
云门穴是肺经的重要穴位,能宣发肺气,缓解春季常见的咳嗽、胸闷、气短。对于长期伏案工作、呼吸浅的人,刺激云门穴可帮助打开胸腔,增强呼吸功能。
位置:锁骨下缘,前正中线旁开6寸(大约一个手掌的距离)。
365建站操作方法:用拇指按压或掌心轻拍云门穴,每次2-3分钟,以微微发热为度。配合深呼吸,效果更好,能帮助肺气更好地流通。
针刺:向外斜刺0.5~0.8寸(避免向内深刺,以防伤及肺脏)。
3. 肩井穴——疏通胆经,缓解肩颈淤堵
肩井穴是胆经的重要枢纽,能疏通上半身气血,改善肩颈僵硬、头晕、失眠等问题。春季肝气易郁结,胆经不畅会导致偏头痛、情绪低落,刺激此穴可帮助放松身心。
位置:大椎穴(低头时颈部最突出的骨头)与肩峰连线的中点。
操作方法:用刮痧板或拇指从颈部向肩部方向刮拭,每次3-5分钟。
针刺:直刺0.5~1寸(不可过深,避免伤及肺尖)。
❖本文仅作知识分享,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,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。如有诊疗需要,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