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郄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,位于大腿后侧,以缓解下肢疼痛、调理气血著称。无论是久坐腿麻、运动损伤,还是肠胃不适,都可以通过刺激此穴后快速疏通经络,改善局部血液经络的循环,对我们的关节以及气血恢复有很大的帮助。
接下来,随小编一起探究一下这个穴位的功效作用吧!
【古文摘要】
《针灸大成》主霍乱转筋,小肠热,大肠结,胫外筋急,髀枢不仁,小便热,大便坚。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股外经筋急,髀枢不仁,浮郄主之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主少腹热,大便坚。
《类经图翼》:小腹膀胱热。
【释义归经】
浮郄穴,读作fú xì xué;归属足太阳膀胱经,有治疗急性胃肠炎、便秘、麻木等作用。浮,阳也、气也。郄,孔隙也。浮郄名意指膀胱经经气在此各至天之天部。本穴物质为委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因吸热而上至天之天部,但因膀胱经气血性本寒湿,即使吸热其所上行天之天部的气态物也少,如从孔隙中上行一般,故名浮郄。
【作用功效】
浮郄穴,清热降温、舒筋通络。【主治病症】
急性胃肠炎、便秘、麻木、股腘部疼痛;
髀枢不仁、霍乱转筋、下肢麻痹等。

【准确位置】
图片
【具体位置】位于人体的腘横纹外侧端,委阳穴上1寸,股二头肌腱的内侧。【取穴方法】俯卧位。从腘横纹外侧端向上1横指,可及一大筋(股二头肌腱),在该筋内侧按压有凹陷处即为此穴。《快速取穴彩色图解》【穴位配伍】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配承山穴治疗下肢痿痹;配尺泽穴、上巨虚穴治疗急性胃肠炎;配承山穴、昆仑穴治疗臀股麻木、小腿挛急。治疗便秘主要穴位:天枢穴、大肠俞穴、上巨虚穴、支沟穴;治疗气秘者:配中脘穴、太冲穴;治疗虚秘者:配脾俞穴、气海穴;治疗冷秘者:配神阙穴、关元穴;治疗热秘者:配合谷穴、曲池穴。【穴位疗法】
站群论坛【针刺方法】浮郄穴,直刺0.5~1寸,局部酸胀,有麻电感向小腿放散。【艾灸方法】浮郄穴艾条温灸10~15分钟,浮郄穴,艾炷灸或温针灸5~7壮。【按摩方法】拇指点按3-5分钟,配合揉捏放松肌肉。
【刮痧方法】从中间向外侧刮拭3~5分钟,隔天1次,可用于霍乱转筋。
【注意事项】上述操作恐有风险,请让专业人士或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操作。
【适用人群】
图片
久坐久站下肢不适者
肠胃功能紊乱者
运动后肌肉紧张人群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